廣告即將打到太空去!廣告商已經在準備商業衛星廣告

星空中突兀的可樂廣告

想象一下,你在一個天朗氣清的秋夜走到室外。哇,看到瞭美麗的夜空!宇宙多麼令人敬畏!生活在地球這個淡藍色小圓點上的我們,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如此渺小。能夠存在於這個地球適宜生命生存的地質時刻,我們無比幸運。仰望星空真是令人遐想翩翩——等等,那是百事可樂(Pepsi)的標志嗎?

沒準還真是,至少到 2021 年後有這個可能。今年 4 月初,俄羅斯 StartRocket 公司對 Futurism 雜志證實,他們正計劃發射能讓公眾在夜空看到的。該公司的第一位顧客就是百事可樂公司。百事可樂代表人後來也對 Gizmodo 科技博客確認,百事可樂公司確實和 StartRocket 公司合作進行“探索性測試”,為一款功能飲料做廣告,但沒有後續廣告計劃。目前還不清楚是否還有其他公司與 StartRocket 公司合作。

在一段描述其藍圖的視頻中,StartRocket 公司的廣告遍佈在金門大橋、埃菲爾鐵塔、巴厘島的一個神廟、倫敦塔橋甚至北極冰山上空,和極光交相輝映。(StartRocket 網站描繪的反烏托邦世界我簡直無法用語言描述。)這些廣告將由一組衛星投影展示,衛星運行軌道距離地球約 450 千米,每顆衛星都配有反光的 BOPET 薄膜帆。

廣告即將打到太空去!廣告商已經在準備商業衛星廣告
廣告即將打到太空去!廣告商已經在準備商業衛星廣告

花裡胡哨的小衛星

自“斯普特尼克 1 號”(Sputnik 1)發射以來,衛星一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部分,但我們一般看不見它們。有瞭衛星,我們能夠打電話,監測天氣,或是準確定位。我們偶爾能在夜空中看到衛星,但一般來說,即使你仔細尋找,也很難發現它們的身影。而像 StartRocket 的“軌道展示”(Orbital Display)這樣的衛星就意圖讓人們看到。隨著衛星發射越來越容易,我們的天空可能會成為那塊最大的屏幕。

StartRocket 並不是唯一一傢發射營利性娛樂衛星的公司。日本初創公司 ALE 公司推出瞭“星空畫佈”(Sky Canvas)項目,計劃發射一批能按需釋放雨的衛星——公司網站自豪地稱其為“一種全新的娛樂方式”。首場表演將於 2020 年春季在廣島上空舉行。

還有總部在美國的 Elysium Space,它將人造流星提升到瞭一個全新的高度:這場表演將用你所愛之人的骨灰完成。公司發射裝滿骨灰的衛星,在衛星圍繞地球運行的一兩年間,逝者的親朋好友可以通過應用程序追蹤它的旅程。當衛星掉出軌道,在大氣層中燃燒時,一顆流星就誕生瞭。盡管如此,親朋好友們也不一定能看到這場最後的表演。不知道 Elysium Space 會不會通知顧客衛星掉落的,但即使會通知,流星也可能在地球另一端,或者在白天降落。(公司還提供一種將骨灰送往月球的服務,在那兒永生可能又寒冷又孤獨,但也還行吧。)

為什麼要止步於流星呢?的一傢公司正嘗試造出一整個人造月亮。2018 年 10 月,成都航天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在一次會議上宣佈,公司計劃發射一顆“人造月亮”衛星,亮度是真月亮的八倍。這顆衛星將繼續在成都調試,有望替代路燈。衛星工作原理尚未公開,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CASC)表示,這一計劃最快會在 2020 年推出。

還有一些浮誇的衛星是作為一種太空藝術供大傢欣賞的。2019 年 1 月,一顆帶有“太空軌道反射器”(Orbital Reflector)雕塑的衛星搭載 SpaceX 的“獵鷹 9 號”(Falcon 9)火箭發射。(類似這樣的還有 Elysium Space 公司的一顆衛星,和一顆裝著 24K 金罐子的衛星,罐子裡是美國第一位黑人太空人小羅伯特·亨利·勞倫斯 [Robert Henry Lawrence Jr. ] 的半身像。)“太空軌道反射器”由藝術傢特雷弗·佩格倫(Trevor Paglen)設計,並與內華達藝術博物館(the Nevada Museum of Art)合作發射。雕塑官網表示,其背後的理念是“變‘太空’為‘空間’,化無形為有形,從而重新點燃我們的想象力,激發未來潛力。”

“太空軌道反射器”效果圖

“人類之星”(Humanity Star)的背後也有相似的宏大理念。它在去年由美國初創公司 Rocket Lab 發射,是一個約一米寬、由鏡面組成的網格狀球。據該公司介紹,這顆巨大的太空迪斯科球的“設計目標是成為太空中的一個臨時標志,鼓勵每一個人仰望星空,思考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思考怎樣才能作為一個物種聯合起來,解決我們共同面對的挑戰”。

發射前的“人類之星”,旁邊是 Rocket Lab CEO Peter Beck。圖片來源:Rocket Lab

請不要亂扔太空垃圾

可笑的是,Rocket Lab 提到瞭解決挑戰,然而這些可見的衛星項目給太空和地球都帶來瞭新的挑戰。就比如說,宣稱成為夜空中最亮物體的“人類之星”,已經引起瞭黑暗天空(dark-sky)活動人士的關註。傢也擔心太空中出現一個閃閃發亮的新物體會幹擾他們的工作。不過讓批評者感到欣慰的是,“人類之星”並沒有像預想的那樣反射大量光線,僅僅兩個月後就掉出瞭軌道。(該項目原計劃持續九個月。)

但其他那些明亮的太空項目,比如成都的人造月亮,沒準會有破壞性。研究光污染的傢發現,人造光會對昆蟲、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甚至植物造成幹擾。任何路燈替代品對自然界造成的麻煩,要麼和路燈不相上下,要麼比路燈還大。

出於藝術或商業目的而湧入的衛星也為國傢和國際當局帶來瞭後勤問題,他們必須密切監視進入太空的物體。其中許多新項目,包括打廣告的“軌道展示”衛星、“太空軌道反射器”和 Elysium Space 的衛星,都是一種叫做CubeSat 的小尺寸衛星——邊長 10 厘米、重量不超過 9 千克的立方體。CubeSat 衛星數量逐年遞增,2014 年發射瞭 75 顆,2017 年超過 200 顆,2019 年超過 500 顆。如果我們想和這些衛星保持聯系,或者在地球上追蹤它們的運動,每顆衛星都要有專屬的無線電頻率。然而可用頻率有限,由聯合國機構管理。

還有用於跟蹤衛星的系統。美國管理的一個系統一直阻礙著粉絲們觀測“太空軌道反射器”。1 月中旬,即衛星發射六周後,佩格倫和內華達藝術博物館在一份聲明中寫道,美國空軍部門尚未為該衛星分配追蹤 ID,這意味著衛星無法展開雕塑部分。(博物館公關副總裁表示迄今沒有新進展。)一篇有關 2018 年太空政策的文章寫道,這個問題還將持續,“尤其是(某些小衛星)在軌道中停留的時間十分有限”,並且可能無法在國傢登記冊中登記,“特別是那些沒有為此目的制定適當的監管政策和行政規定的國傢”。

太空的規範需要重新檢視

當然,受到流程或技術的限制,其中一些項目可能根本就不會開始。從技術上講,StartRocket 可以發射衛星,沒有特定的規則禁止在太空中投放廣告,但誰也不能保證衛星能按預期工作。小衛星很快就會掉出軌道,正如“人類之星”短暫的工作經歷所體現的一樣。它們沒有助推器,無法像大型衛星那樣自動調整位置;更何況,讓一排衛星保持在適當的位置以反射陽光、制造廣告,可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此,有些人懷疑 StartRocket 的廣告活動本身就不可行。同樣,專傢們也懷疑成都的人造月亮是否能精確地把光線匯聚在一個城市。

即便衛星很快會燃燒殆盡,發射它們依舊會加劇太空垃圾問題。據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估計,有超過 1.28 億塊垃圾漂浮在太空中。如果我們繼續向太空中發射廢物,尤其是隻在軌道上停留幾個月的花裡胡哨的衛星,這一數量還會增加。雖然發生碰撞的可能性相當小,但每顆小衛星都是潛在的“子彈”。2016 年,一塊一角硬幣大小的太空垃圾撞壞瞭歐洲雷達衛星“哨兵-1A”(Sentinel-1A)的太陽能電池板。理論上,每顆發射的邊長 10 厘米的立方衛星我們都能跟蹤,但如果發生瞭事故,它們可能會對通信衛星、科研衛星等有用的基礎設施造成很大的破壞。

發射太空廣告之類的噱頭技術上很可能還要數年才能發展成熟,但是在它們變得普遍之前,人們希望太空法專傢能夠采取行動,禁止使用夜空作為廣告牌。在此之前,百事廣告和稀奇古怪的藝術品還上不瞭天,我們就知足點吧。